LECANEMAB vs DONANEMAB——阿尔茨海默病新药对比
阿尔茨海默病是痴呆症最常见的形式,其典型症状表现为记忆力减退、语言能力下降、行动能力丧失、认知功能减退以及对物体的识别能力减弱等。除此之外,该病还可能影响患者的抽象思考和计算能力,并常常伴随着性格和行为模式的变化。
阿尔茨海默病对人类生存质量构成了严峻的挑战,促使人们不断寻求有效的治疗方法。根据美国国家老龄研究所和阿尔茨海默病协会的研究准则,β-淀粉样蛋白的异常沉积被视为阿尔茨海默病的核心病理特征之一。β-淀粉样蛋白是一种蛋白质片段,它在大脑神经元外部累积并形成斑块。这些斑块的积累会干扰神经细胞之间的交流,因此成为开发阿尔茨海默病药物的主要靶标之一。
LECANEMAB和DONANEMAB就是两种靶向β-淀粉样蛋白,有助于治疗早期阿尔茨海默病的药物。本期,小编将深入探讨这两种药物间的差异。
改成图片出自阿尔zi海默病相关题材电影:《The Father》
Lecanemab简介
Lecanemab是由Biogen和Eisai公司联合研发的人源化单克隆抗体,其作用机制是针对可溶性的β-淀粉样蛋白(Aβ)聚集体,包括单体、低聚物、以及斑块中不溶性的原纤维和原原纤维β-淀粉样。这些可溶性Aβ聚集体是蛋白肽(Aβ)在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大脑中沉积并形成不溶性斑块的前体。
LECANEMAB的作用机制
Donanemab(N3pG)是Eli Lily公司开发的一种人源化 IgG1 单克隆抗体,其能够特异性地识别并结合大脑中淀粉样斑块内的β-淀粉样蛋白(Aβ)。与市面上其他旨在预防新斑块形成或减缓现有斑块生长的阿尔茨海默病治疗药物不同,Donanemab的设计目标是针对已经形成的淀粉样斑块,并试图清除大脑中现有的Aβ沉淀。
DONANEMAB的作用机制
Lecanemab 和 Donanemab 都是单克隆抗体,它们的靶标都是淀粉样β蛋白(Aβ)斑块,但是它们主要在斑块形成的不同阶段发挥作用。Lecanemab 主要在 Aβ 斑块形成纤维的阶段进行靶向,而 Donanemab 则在纤维聚集形成较大斑块的时候与之结合。
此外,这两种药物都是通过静脉输注的方式根据患者体重给药,但它们的给药频率不同。Lecanemab 每两周给药一次,而 Donanemab 每四周给药一次。这是两种药物在临床使用中的一个重要差异。
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于 2023 年 1 月通过加速审批途径批准 Lecanemab 用于治疗阿尔茨海默病。
在针对早期阿尔茨海默病的 III 期临床试验中,Lecanemab 和Donanemab 均能够减缓认知功能的下降,并对阿尔茨海默病的某些特定生物标志物产生积极的影响。
Lecanemab的年治疗费用为 26,500 美元,目前已在国内获批上市,国内年治疗费用约18万元人民币。
由于 Donanemab 尚未上市,因此目前尚无具体价格,但制造商推测其价格可能与Lecanemab 大致相同。
根据 Lecanemab 的 3 期试验,治疗 3 个月内即可减少淀粉样蛋白,治疗 6 个月内即可获得临床益处。在研究中,与安慰剂治疗相比,超过 80% 的受试者在治疗 12-18 个月内呈淀粉样蛋白阴性(通过视觉读数)。
研究表明,在早期阿尔茨海默病中,Donanemab 导致淀粉样斑块在 24 周内减少,接受 Donanemab 治疗的患者中有 68% 的人在 76 周时呈淀粉样蛋白阴性,这意味着他们的淀粉样斑块水平低于 24.1 CL(完全淀粉样蛋白清除)。
Lecanemab 可能在输液期间或输液后导致严重反应,包括:发冷、发烧、头晕或眩晕、恶心、呕吐、心跳加速或胸闷、呼吸短促或呼吸困难、关节痛、身体疼痛等。
患者在接受 Donanemab 治疗时也可能会出现输液相关反应,但其可能引起的具体反应尚未披露。
Lecanemab 和Donanemab均可能导致严重的副作用,如淀粉样蛋白相关影像异常(ARIA)。ARIA表现为两种不同的类型:
1. ARIA-E,以实质或软脑膜水肿为特征
2. ARIA-H,涉及以浅表铁质沉着症或出血形式出现的含铁血黄素沉积
ARIA主要表现为大脑某些部位的暂时性肿胀,可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消退。一些患者的大脑内或大脑表面可能会出现小量出血,有时可能会出现大面积的脑出血。出现这种脑肿胀的患者通常没有症状,部分患者会有头痛、意识模糊、行走困难、头晕、癫痫、视力变化等症状。
在 3 期试验中,Donanemab 报告的 ARIA 发生率(ARIA-E 24.0%,ARIA-H 31.4%)略高于 Lecanemab(ARIA-E 12.6%,ARIA-H 17.3%)。